多肉植物呆萌可爱、姿态各异、颜色多彩,已经成为现代家居观赏盆栽的重要选择了,几乎每年都有大量的新手入坑,这不最近就有一位花友想要趁着春季开始养多肉,由于之前从来没有养过,就想要问问我,对于她来说,第一次养多肉需要注意什么问题?
其实,从我的角度出发,对于一个新手来说,如果想要养好多肉,只需要注意以下这7个方面就可以,其余的就交给时间,从新手到大神真的不难,一起来了解一下吧。

掌握这7点,新手也能变大神!
通风:
想要养好多肉,通风是个关键。室内的空气流通不仅能让花盆里的水分快速蒸发,还能保持多肉根系的干燥状态,从而避免根部腐烂。或许你曾看到有人用风扇对着多肉吹,这并非无聊之举,而是为了提高通风性。
温度:
温度则是多肉们的另一位“知心朋友”。它们最喜欢15~25℃的环境,温暖而不灼热,凉爽而不寒冷。
当夏天温度超过35℃或冬天低于5℃时,多肉便会进入休眠状态。这时候,最好的做法就是让它们安静地休息,不要过多打扰。
温差的变化更能让多肉展现出迷人的姿态,尤其在春秋季节,那份娇艳,令人心醉神迷。

光照:
多肉植物就像是阳光的宠儿,每天需要8到10小时的光照才能展现出最佳状态。即便条件有限,3到5小时的日晒也是必不可少的。
然而,夏日正午的强烈阳光则需要适当遮蔽,以免灼伤叶片。你可曾注意到,没有足够光照的多肉,往往会徒长?
这便是植物为了争取阳光而迅速生长的结果。一旦徒长,多肉的观赏价值便大打折扣。
少浇水:
说到浇水,少量多次才是关键。过量的水分不仅会导致根系腐烂,还会引起多肉徒长。多肉植物对水分的需求本就不高,保持不汗死的情况下,能少浇就少浇。
例如,室内养殖的多肉,若平均气温在25度,每20天浇一次水便已足够。当然,这还需视花盆大小而定。大的花盆盛土多,积水风险高,一个月浇一次水也绰绰有余。

土壤:
多肉植物对土壤的要求,就像挑剔的美食家,偏爱干燥、疏松透气的沙质土壤。赤玉土、鹿沼土、绿沸石、麦饭石、火山岩,甚至是烧蜂窝煤剩下的煤渣,都是它们的挚爱。
混合这些颗粒土,你的多肉会在适宜的环境中茁壮成长。而腐殖土加粗砂的组合,不仅提供了丰富的营养,还增加了土壤的透气性,让根系呼吸更加顺畅。这种1:1:1:1的混合土壤比例,正是许多花友的秘方。

花盆:
选择花盆也大有讲究。你是否听说过小盆控养的妙处?多肉植物对水分的需求不高,小盆更能快速干湿循环,防止积水导致的烂根。
此外,小盆还让根系更快长满,使植株更健康,抗病性更强。这么说来,你是不是也想试试用小盆养多肉?选择比植株大一圈的花盆,既能达到控养效果,又不会显得拥挤。对于一些生长速度快的品种,如姬秋丽、娜娜小勾、小球玫瑰,稍大一些的花盆更合适。
花盆的材质也是一门学问。黑方盆便宜轻便,但不耐磨;陶盆和瓦盆透气透水,但吸水后很重;紫砂盆虽然透气性好,但价格偏高。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,才是最佳方案。
换盆:
你是否也听说过“多肉换盆死”的说法?其实,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,换多少盆都能养到爆盆!每隔1到2年就要给多肉换盆,具体时间取决于它们的生长情况。春季3月至5月和秋季10月至11月是最佳换盆时节。操作时,要格外小心,避免伤及根系。
换盆时,先将多肉脱土,然后选择一个合适的花盆,底部铺一层土壤,再将多肉放入,轻轻填充土壤。整个过程要像对待一件艺术品一样,小心翼翼。你看,多肉换盆其实并不复杂,关键在于细心和耐心。
换盆不仅是为了给多肉提供更好的生长环境,还可以促进它们的生长,使植株更健康、更美丽。

想要成为多肉大神,不仅要了解多肉的生长习性,还需要细致入微的观察和耐心的养护。每一盆多肉都像是一段小小的生命故事,而你就是这个故事的主角。

相关文章:
山东路边的银杏树,果子掉一地,都没人捡,大爷捡了五十斤!03-11
多肉大棚里的水货,杆子是绿色的,叶子很嫩,这样的不要买!03-11
家庭养花窍门,土里加点草木灰,杀菌消毒,避免虫害!03-11
比多肉还火的“热植”,性价比超高,观赏性十足,养护也很简单03-11
重庆地铁站的腊梅花,香气十足,价格还便宜,买上一扎!03-10
“要死不活”的杜鹃花,买回家就后悔了,一般人真养不好!03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