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手养盆栽必知的四个误区,避免烂根烦恼,让植物更健康

100次浏览     发布时间:2024-12-12 10:53:27    


有位花友说她买盆栽都是一次性赏花,有时候没等花期结束,植株就枯萎了。其实,要想让植物在新环境里生长、开花,避开几个常见的误区,养啥都能活。

一、避开四个养护误区

误区1:一买回家就大水猛灌,不看盆土是否干透

新手花友基本都是管不住手,新买回来的盆栽只要不是表面湿漉漉的,就大水猛灌,根本不去管盆土是否干透了,结果导致土壤过于潮湿,让根系长时间浸泡在湿湿的土壤中,无法呼吸,导致根系腐烂,最后“寿终正寝”。

建议:新买的盆栽到家之后,先检查土壤的干湿度,了解植物的习性,再确定是否需要浇水。如果是耐旱植物,可以延迟几天再浇水,如果是喜湿植物,掂量花盆的重量,如果花盆变轻,就需要适量补水,保持土壤略微湿润即可。

误区2:随意摆放,不顾环境温度

夏季和冬季的温度都很极端,对于盆栽植物来说并不友好,如果不注意养护环境温度,就可能导致植株还没适应环境,就枯萎了。

高温环境容易闷根,或者水分蒸发太快,导致植株严重缺水,慢慢枯萎;冬季温度低,如果温度低于植株能承受的最低温度,就很容易发生冻伤。

建议:刚买回家的盆栽先放在室内通风阴凉处,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,让植物慢慢适应环境。一般来说,养护环境温度保持在15~25℃,等盆栽适应环境之后,再逐渐移到光线充足的地方。

误区3:急着施肥,忽视根系状态

有些花友是急性子,刚买来的植物就想让它们快速生长,恨不得它们立刻枝繁叶茂。于是,植物还没适应环境呢,就急着施肥,反而容易发生肥害。

因为商家为了植物卖相好,植株能够长得更快,长得更好,自然不会缺少肥料。如果在植物适应环境期间再给它施肥,就增加了负担,甚至可能会发生烧根。

建议:如果盆栽的土壤疏松度不够,可以等缓苗一段时间后再换上透气肥沃的土壤,正常养护。大概养护一个月之后,等它们完全适应了新环境,再慢慢补充营养会更稳妥。

误区4:不检查根系、不换盆换土

很多人买盆栽回家后,直接放到一边就不管了,甚至不检查根系,也不换土。其实,有些植物在出售时根系可能已经有问题,如果不进行适当处理,可能很快出现烂根。

有些盆栽植物的土壤并不适合长期养护,比如三角梅的土壤,很多商家使用廉价的土壤栽培,土质很硬,透气性差,对于室内养护环境来说,并不利于植株的生长。

建议:新买的植物到家后,先检查一下根部,看看有没有腐烂或损伤的部分,及时剪掉,换上透气的土壤。此外,将盆栽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缓苗几天,可以帮助它更好地适应新环境,避免摆放在暴晒、过热或过冷的环境里。

二、新盆栽的养护小技巧

1. 先缓苗再给光照

刚买的盆栽需要适应新环境,在此期间尽量避免阳光直射,摆放在阴凉通风处。观察植物的状态,大概一周左右就能适应环境,再逐渐增加光照。

2. 控制浇水,保持“见干见湿”

新盆栽的浇水要讲究方法,尤其是在缓苗期间,保持土壤“见干见湿”。浇水前观察土壤,如果土壤干燥了,再浇透水,每次慢水多浇几遍,然后倒掉脱盘里的积水,避免土壤太湿。

3. 慢施肥,避免营养过剩

新买的植物短时间内不急着施肥。如果盆土本身是肥沃的营养土,建议先观察1-2个月再考虑施肥。等植物适应环境后,可少量补充有机肥,以免营养过剩对植物造成压力。

新植物到家后,环境、温度、湿度都发生了改变,它们需要一段时间去适应这个新环境。因此,合理的缓苗、换盆换土、以及适当的养护措施,不仅能让植物快速恢复活力,还能帮助它们迈入快速生长期。

相关文章:

山东路边的银杏树,果子掉一地,都没人捡,大爷捡了五十斤!03-11

多肉大棚里的水货,杆子是绿色的,叶子很嫩,这样的不要买!03-11

家庭养花窍门,土里加点草木灰,杀菌消毒,避免虫害!03-11

比多肉还火的“热植”,性价比超高,观赏性十足,养护也很简单03-11

重庆地铁站的腊梅花,香气十足,价格还便宜,买上一扎!03-10

“要死不活”的杜鹃花,买回家就后悔了,一般人真养不好!03-10

养酢浆草,不用等开春,买回家就播种,早春就能开花!03-10

养多肉容易上瘾,也容易吃亏,不会养,买一批,养死一批!03-10